图片
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
丨作者:村姑陈
《1》
苻坚在统一北方时,曾经率兵攻打东晋。
当时的东晋,仅派出了八万将士应敌。
战争前夕,苻坚和弟弟站在城头上观察东晋军队的部署。
彼时,草木在风中摇曳,苻坚见了,便以为漫山遍野都是东晋的士兵。
在高度紧张和恐惧的状态下,苻坚的战略部署出现失误,最终大败而归,统一大业也至此终结。
这便是成语“草木皆兵”的由来。
图片
如今,听闻了太多做旧茶的劣迹,茶友们对劣质茶深恶痛绝,有时也会出现草木皆兵的情况。
最近,有茶友紧张兮兮地来问,自己家的白茶饼泡不开,是不是劣质茶?是不是茶商在里面加了胶水?
关于胶水的担忧,茶友们大可放心。
紧压白茶通常由机器蒸压而成,压制过程中,茶叶本身的天然胶质和可溶性糖会充分渗出,茶叶之间不用胶水也能粘合。
更何况,胶水属于有害物质,怎么也不应该出现在供人饮用的茶叶中。
如果手头上的茶饼泡不开,可能有下面三点原因。
图片
《2》
白茶饼泡不开的原因一:茶饼没撬好。
茶饼没撬好,会影响后续的冲泡。
如果撬下来的茶饼太厚,茶叶就不容易被完全浸湿。
撬得好的白茶饼,应该是薄薄一片,大小适中的,沸水一冲就能泡透。
想撬出这样的干茶,必须要借助专业的工具,比如茶刀和茶针。
这类专门为撬茶设计的工具,用起来比家里的剪刀、水果刀更顺手,也更安全。
图片
准备好工具,正式撬茶前,还要先选对位置。
将茶饼放在干净整洁的桌面上拆开,从侧面观察,能看到茶叶之间有明显的层次。
这些缝隙,就是我们撬饼的突破口。
一手固定住茶饼,一手持茶刀,看准缝隙轻轻插入,如果插入有困难,可以左右轻轻晃动,稍微松动周围的干茶。
当茶刀插入到一定深度时,用巧劲慢慢向上抬,一片完整且薄厚适中的干茶就撬下来了。
这样的干茶冲泡起来,就不存在泡不开的问题了。
图片
《3》
白茶饼泡不开的原因二:水温不足。
直接从冲泡中找原因,紧压茶泡不开,可能是水温不够。
沸水是最有效的软化剂,能在短时间内将紧密相连的紧压茶冲泡开。
在高温的刺激下,干茶的毛孔迅速打开,水分子进入茶叶内部,茶叶便能轻松舒展开来。
舒展的过程中,丰沛的茶内质随之释放,茶叶本身的香气和滋味也将展现出来。
沸水泡茶,不仅能让茶叶快速舒展,还能冲泡出茶叶的完整风味。
图片
若水温不足,茶叶受水程度不深,自然就会出现茶友口中“泡不开”的情况,茶叶的滋味释放也不够充分。
所谓“受水程度”,指的就是茶叶吸收水分的多少。
茶叶受水程度越深,叶片质地就越柔软,茶味释放越充分。
这跟用沐浴球起泡是一个道理,沾了水的沐浴球和沐浴露,打出来的泡沫就丰富,用在身上也柔滑,如果干巴巴地去搓,搓起来肯定又干又涩。
好茶不怕开水烫,冲泡白茶饼,茶友们千万不要“手下留情”。
沸水不会让茶叶的内质受损,反而能帮助茶香滋味的释放。
图片
《4》
白茶饼泡不开的原因三:茶饼本身的问题。
如果排除了水温和撬茶手法的问题,茶饼依旧泡不开,症结可能在茶饼本身。
正常的紧压茶,应该是松紧适中的,撬茶也不会太困难。
但如果干茶结合得严丝合缝,整块茶饼坚硬如铁,即便花大力气撬下一片,茶叶也有可能泡不开。
这样的茶饼,状态并不理想。
坚硬如铁的茶饼,通常出自技术不成熟或不严谨的制茶师之手。
图片
茶叶的压饼,并没有茶友们想象中那么简单,仿佛只需放到机器下一压就好了。
在压饼前,需要先将散茶蒸软、包揉,再压制定型。
压制完成后,还要再次烘干。
众所周知,白茶能长期储存,储存过程中还会不断进行物质转化,最终陈化出不同的风味。
白茶饼压得恰到好处,留出适当的缝隙,更有利于整饼的陈化。
而那些技术不过关,或者单纯为了省事,草草压制了事,压得过紧的白茶,几乎不会留有缝隙。
不仅陈化过程缓慢,陈化不出什么风味,撬饼、冲泡也都困难重重。
图片
《5》
治大国若烹小鲜,急不得、乱不得,泡茶也是如此。
烹小鲜前,需提前准备好相应的作料、精确掌握火候。
撬茶、泡茶前也要准备好合适的器具,用上适宜的水温。
撬茶饼的过程,也像烹煮小鱼虾一般,讲究耐心细心,不能粗暴用力。
操之过急,就容易出错。
急于求成,小鱼会碎烂,茶饼也会压坏、会撬得七零八落。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铁牛配资-场外配资网站-温州股票配资-炒股配资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